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管理的试行意见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全区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就2009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管理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继续执行招商引资工作绩效管理办法
  (一)实行以专业招商为主,全民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的策略。
  街、开发区、农科所的招商引资工作绩效管理分值仍占年度绩效管理总分值的20%,并实行一票否决。
  区直机关(除公、检、法、司以及区纪委、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外,下同)的招商引资工作绩效管理分值占年度绩效管理总分值为5%,不实行一票否决。
  (二) 确定2009年招商引资绩效管理目标任务
  1、2009年街、开发区、农科所的招商引资绩效管理目标任务为2008年实际完成任务的120%。
  2、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60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管
  镇2011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县委书记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长在全县2011年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在全县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思考
  年度乡(镇)招商引资工作考评方案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几点思考
  区直部门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补充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实施意见
  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县粮食综合直补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
  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意见
位不再参与区级所得分享。
  (三)凡为我区引进非工业类(同时又非建筑、房地产开发类)的生产经营项目,其规模和落户区域符合第1条(1)款规定的,其奖励办法是:农业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给予引进单位一次性奖励;商、运、服务业项目从项目产生税收第一年起,由区政府按该项目纳税形成的区级可用财力的25%给予引进单位一次性奖励。
  三、招商引资工作管理的具体事项
  (一)坚持纳税属地户管原则。凡引进落户到区开发区、街、农场、农科所的工业项目,原则上由项目所在单位统一管理,内容包括财税、统计年报、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协调服务等,如有特殊情况通过合同约定。区政府直接引进并全程跟踪服务的特大项目,以及原区直属现已改制为民营的各类企业,其户管关系由区政府直接管理,已经划分到单位和部门的予以收回。对属于区政府直接管理的特大项目引进有功单位和人员的奖励办法,由区政府一事一议,具体确定。
  (二)严格划分收入范围。下列企业或项目缴纳的税收无论户管关系是区直还是街道、开发区或部门一律属于区级:1、区直企业(含城区内自然设立的企业、改制后的企业及衍生企业)缴纳的税收;2、区政府直接引进的重点企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3、区政府直接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4、城镇规划区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下列企业产生的税收可与区政府分享:1、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农科所和畜牧公司所属的种类企业和从区外引进的企业缴纳的种类税收形成的地方可用财力。2、区直各部门引进的注册型企业缴纳的税收形成的地方可用财务。
  (三)招商引资领域要转向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高的注册法人型行业。主要是以下领域:一是建筑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建筑安装、建筑装饰等;二是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水土运输和航空运输;三是邮电通讯业,包括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四是信息产业,包括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五是金融保险证券业,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六是娱乐业;七是服务业,包括旅店、餐饮、旅游、租赁、广告和咨询等;八是在区开发的注册登记房地产企业。
  (四)任何单位引进注册型项目按规定纳税的,按形成的区级可用财力的50%作为引进经费,用于支付企业的发展扶持资金、奖励引进有功人员奖金以及弥补本单位经费不足。其中:对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支付比例不得高于被引进企业形成区级可用财力的30%,如以前年度签订的按原合同执行;引进注册型企业有功人员的奖励,按引进企业当年纳税形成区级可用财力的5%一次性奖励。财政部门对引进单位的引进经费和被引进企业的发展扶持资金坚持每半年结算一次。对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挪用企业发展扶持资金,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处理单位主要责任人。
  (五)严禁单位之间擅自调剂税收和划转项目。否则,一经查实,等额扣减转移税款,并取消招商奖励和年终评先资格。各单位支付企业发展扶持资金的比例和奖金发放标准,必须由单位领导班子在本意见 ……(未完,全文共2604字,当前只显示156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管理的试行意见

上一篇:项目开工奠基词
下一篇:组织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相关栏目:商业 民营招商 工委 工作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 五一和五四节日专题 管理 计划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