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会员增值 | 欢迎投稿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标题:浅谈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成因与措施及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繁荣,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数量猛增,道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交通负效应——道路交通事故与日俱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给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身心也带来了终生无法治愈的创伤,此类案件已成为影响_的一股浊流。
  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的客观原因
  (一)监控防范机制滞后。因受财力、物力的制约,目前许多县市尚未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具有广泛群众性和科学性的社会防控体系,主要表现在:道路上报警点的设置密度过低,布局不合理,增加了报警难度,耽误了逃逸案的有利侦破时机;在主要干道和路口缺乏自动电子摄像机、红外线车速监视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54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更多相关文章:浅谈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成因与
  关于拐卖儿童案件的分析及对策
  村官违法违纪案件的现状和思考
  卫生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表现形式、原因和防范
  浅谈交警如何打赢2011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攻坚战
  浅谈交强险的保障主体
  关于法院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
  浅谈交通肇事案件增多原因及对策分析
  北安法院审理交通肇事案件的统计分析
  关于偷渡案件的司法解释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特点、成因及解决对策
  对有效防范金融案件的思考
  浅谈交通行政执法中的程序正义
  浅谈交通建设在扶贫开发的重要性
  关于产品质量纠纷案件的调研思考
罚代刑的现象,相当一部分肇事逃逸犯罪嫌疑人经济赔偿后,被免予起诉;即使起诉绝大部分也只是被判缓刑,真正被判实刑或长刑者寥寥无几,实难起到震慑逃逸犯罪、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作用。
  (七)社会保障机制欠缺。社会“见义勇为意识”的缺失对肇事逃逸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另外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制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一旦没有投保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其事故损失无从转嫁,因而容易产生“一走了之”以逃避损失赔偿的思想。
  二、遏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措施及对策
  针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以上主客观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一)完善防控基础设施。公安交管部门必须加大基础性侦破装备的投入,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讯设施和堵截装备(如路障、钉子带等),保证快速反应,及时破案;在路面上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事故报警点、报警岗台,在城区主要公路、路口装备红外线车速监视网等设施,在重点路口、危险路段、事故多发区域还应尽可能地安装自动电子摄像机,为道路增加一道特殊屏障,以严密监控行驶车辆的交通违章和交通肇事行为;在主干道、跨省区重要结合部等事故多发区域,适当建立“交警服务站”,搞好巡逻堵卡,做好夜间行驶车辆车牌登记和可疑车辆的盘查,注意发现和查获肇事逃逸车辆。
  (二)加强法制道德教育。要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公路沿线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法律意识,同时发放警民联系卡,使群众遇到逃逸案件时能形成条件反射,尽可能多地记住肇事车辆、肇事人员的有关特征,并及时准确报案;对驾驶员而言,要抓住驾驶员培训这一源头教育的主要时期,充分利用审验、违章、肇事驾驶员学习班等机会,深入开展驾驶员再教育工作,并发挥驾驶员协会的阵地教育作用,以普遍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
  (三)构建严密侦控体系。为了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控力度,提高破案率,建立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控网络体系,跳出交警唱“独角戏”的现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举措。目前,可以根据要求和可能建立跨省跨市(县)的协作网络区,以“110”报警服务台为依托,以网络区的交警中队、派出所、交通征费站、工矿企业保卫科、治保会、驾驶员协会等为网络点,实行多警、多部门联动网络机制,凡在协作区内发生逃逸,各协作单位应全力搞好协作配合或堵控工作,并加强通讯联络,相互沟通,做好信息反馈;案发地警方在异地侦查时,协查单位应从人力、车辆、通讯等方面提供帮助。此外,应善于走强警之路,不定期输送交通民警进行专门性培训,掌握必要的重点监控技术、痕迹鉴定技术(尤其是轮胎痕迹鉴定)、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侦破逃 ……(未完,全文共2363字,当前只显示142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浅谈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成因与措施及对策

上一篇:如何加强基层交警的教育培训
下一篇:减少非警务活动确保一线警力充足

相关栏目:综合论文 交通 调研报告 文教论文 



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刷新此页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