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教师关于学校“两纲”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
大部分人认为在教学的文科教育教学中,两纲教育容易_吸收,而在理科教学中却很难体现出来,但是结合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来说,我认为经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和初步尝试,还是会有很多内容能结合“两纲”教育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是研究数学知识规律、教授数学知识和解数学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哲学中的 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时还会涉及数学史中的一些内容,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由于个人的阅历、知识结构有限,“两纲”教育的责任意识不强,想起什么就“信口开河”讲什么,没有计划,备课时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44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1.复习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探索两项式展开各项系数的规律 ▲设计意图 二项式(a+b)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n依次取1,2,3…时,列出的一张表,叫做二项式系数表,因它形如三角形,南宋的杨辉对其有过深入研究,所以我们又称它为杨辉三角. 3.介绍杨辉——古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 杨辉,杭州钱塘人。中国南宋末年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着作甚多,他编着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译本出版,流传世界。 1261年,“杨辉三角”出现在杨辉编着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此书还说明表内除“一”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杨辉指出这个方法出于《释锁》算书,且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约公元11世纪)已经用过它,这表明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 杨辉是我国宋朝着名的数学家,他为世人展示了一个优美的图形即“杨辉三角形”。“杨辉三角形”很美,它拥有简洁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数学规律。“美是真理的光辉”,要透过“数学美”去寻找真理!通过数学史的介绍,使学生在对古代数学家钦佩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 【课后延伸】 “杨辉三角”中数字的其他规律和其他发明者。在欧洲,这个表被认为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首先发现的(blaisepascal,1623年~1662年),他们把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这就是说,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第二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素养,目的是把学科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处理一般的社会问题中。不仅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毅力、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以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而且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概括能力、处理能力的理智与自律能力、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不畏艰辛的刻苦精神与顽强意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与和谐意识、遵守纪律的法治意识、民主与合作精神,由此内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即隐性_“两纲”教育。 通过例题的分析、计算, ……(未完,全文共1933字,当前只显示116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教师关于学校“两纲”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上一篇:泌尿外科实习报告 下一篇:公司项目书记事迹材料 相关栏目:教师 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专题 教育 学校 经验交流 模范 剖析整改 学习材料 申报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