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标题:县创建村民自治规范化建设新机制的主要做法 |
近年来,××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理顺、规范、提升、结合”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在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规范化建设新机制,取得了一举多得成效。以此为载体和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呈现了“大事有人议、实事有人办、发展有人带”的生动局面,稳步朝着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新挑战:现实所迫 一是农村实现基层民主渠道不畅通。九十年代未,××县推行了以“两会”(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为载体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这一经验做法在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尽管如此,由于撤并村后每个村人口多而分散,村民代表责权利不明确,加上许多具体的问题和矛盾往往集中在村落社区,而民主触角又没有延伸到位,导致农村“四民主”难以全面落到实处。 二是农村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明显。新农村建设惠万家,给农村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尽管如此,有些地方农民群众不同程度存在参与热情不高、投资投劳不多、主动管理不够等问题,甚至极少数地方出现凡是政府号召的、干部动员的,群众往往有抵触情绪,由此导致有些村庄建设质量不高、建好后难以长效管理,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只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是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机制不健全。“天下安定在民富,天下和谐在民乐”。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观念如何转变,农村能人如何培养,农业产业靠什么带动,社区生活靠什么丰富,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健全一整套机制,着力破解这些难题,从而实现农村社会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10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第一层面村级,突出有章理事。一方面,对于村党支部工作、村委会工作、“三会一课”等制度,按照连续性的原则,删繁就简,便于操作,必须坚持好。另一方面,对于村务公开、农民培训、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制度,按照实用性的原则,方式灵活,规范动作,必须执行好。 第二层面社区,突出模式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由过去的“一组二会六站”调整为“一组二会三员”,变成现在的“一组二会三中心”。“一组”即党小组,在社区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会”即理事会、妇组会,是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组织。“三中心”即培训中心、议事中心、娱乐中心。客家人有按姓氏、宗族居住的习惯,往往建有至少一个祠堂,祠堂是凝聚人心的最好场所,是新农村建设最好的硬件、软件条件。由此,要充分利用好,变祠堂为学堂、神台为讲台,建立农民培训中心;变小家为大家、个体为集体,建立农民议事中心;变和气为和谐、迷信为诚信,建立农民娱乐中心。 第三层面农户,突出激励约束。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相当部分农民“各唱各的调、各扫门前雪”,如何把农户利益与村里、社区利益联成一体,这是一个急切破解的难题。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社区里组织开展“五个好”(即环境卫生、双带致富、关系和谐、热心公益、遵纪守法)家庭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五个好”家庭是社区农户的最高荣誉称号,每年由社区理事会和村委会对评为“五个好”家庭进行表彰,对连续三年获得“五个好”家庭荣誉称号的,推荐到上级表彰。“五个好”家庭的评选结果在社区祠堂进行上墙公示,对“五好”家庭进行上户挂牌,以后年度如评为少于“五好”时,则摘掉牌子。 三、提升差的,建立“一人一岗一评”管理新机制, 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做主体 针对过去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是站在村级高度展开的,存在范围过大、一人多岗、职责不明的问题,既不便于发挥作用,又不便于群众监督。在创建新机制的过程中,对党员、理事建立“一人一岗一评”管理新机制,在党员、理事的骨干带动下,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行为主体、投入主体和管理主体。 一是立足社区设岗。党员、理事都立足所在社区进行设岗,一般来说,人数较多、素质较高、就业渠道较广、社情较复杂的社区,设岗就多,反之,则少。主要包括政策宣传、科技指导、营销服务、企业经营、扶贫济困、信息联络、老人_、卫生监督、民事调解、村务监督、兴办实事、村事顾问、法律咨询、村风监督、文体活动、劳务推介等岗位。有些岗位可进一步细化设岗,如科技指导岗,可具体设种什么、养什么科技指导岗;有些岗位在分工时,还可有所侧重,如政策宣传岗,有的人侧重口头宣讲,有的人侧重板报宣传。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小组、理事会引导党员、理事_选择最适合自已的岗位,做到一人一岗,各得其所,各显其能。 二是发挥作用定责。明确具体职责,便于每人自觉履行职责。职责分成二块,一块是共同职责,包括提高素质、服从安排、组织生活、遵纪守法四个方面,如是党员共同职责,还必须遵守《党章》的有关规定。一块是岗位职责,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岗位不同,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要求也不同,岗位职责围绕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农村_、发挥“双带”作用四项主要工作,结合党员、理事本身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情况制定。 三是激励争先考评。对党员、理事目标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百分制职责”考评。考评细则要做到操作性强,重点把好“三关”,一是岗位职责必须便于发挥一技之长;二是从设岗定责到量化考评细则,充分发扬民主,均由党员、理事参与认定;三是工作目标必须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能够“跳起来摘桃子。”。年终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村委会指导下开展“百分制职责”考评工作,按“自评——互评——测评——综合评——公布结果”程序进行,对理事的评选结果按《理事会章程》的要求进行奖惩,对党员的评选结果,表彰、处置同步进行,尤其要彻底疏通党员“出口”,做到受表彰的使人眼红,受处置的使人心服。 四、结合新的,建立“一校一户一园”培训新机制,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成能人 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农村,按照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内容,通过建立“一校(农民培训学校)一户(中心户)一园(创业孵化园)”,大力实施能人工程,加快培育“五带头”能人(致富能人、调解能人、治家能人、办事能人、文化能人),努力营造学赶能人、争当能人的良好氛围。 一是依岗式培训。针对以往培训缺乏目的性、超前性、主动性的现状,依托农民培训学校,对农村党员、社区理事进行“依岗培训”。培训计划根据农事季节、中心工作和党员、理事愿望作出科学安排,培训时做到因岗施教,重点突出,使党员、理事能够围绕职责学,为着发展忙。 二是点菜式培训。依托社区祠堂建立的农民培训中心,各村均组建了以乡土人才为主的师资队伍,平时根据需要,由村民点题,有关老师负责备好相应的课,然后按时授课。这种做法,切合各人的愿望,学习兴趣很高,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起来也就有滋有味。 三是赴圩式培训。在每个村落社区至少挑选_户文化素质较高、居住条件较好、家庭生活宽裕、热心服务村民的农户作为社区文化中心户,要求有一个面积在__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所,有书橱且藏书___册以上, ……(未完,全文共5943字,当前只显示286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创建村民自治规范化建设新机制的主要做法) 上一篇:县民政局积极探索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 下一篇:民政局加强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相关栏目:创建活动 经验交流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