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标题: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集成性、强关联性、高乘数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绿色、无烟、创汇”的优势,不少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的重要产业加以发展,成为许多地区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发展盐城旅游事业,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业机会,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和区域功能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一段时间,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本人对盐城旅游业发展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整理如下: 一、盐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盐城由于长期以来交通闭塞,旅游业起步较晚,一直都是旅游输出地,到上个世纪80年代麋鹿保护区和珍禽保护区后,才逐步开始了真正意义上旅游业的开发,而在2001年市政府成立旅游局之前,盐城的旅游业基本上处于无序开发的状态。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盐城旅游业围绕打基础、求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开拓旅游目标市场,完善以旅游星级饭店为重点的旅游产业要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2005年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332.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6.65亿元;拥有对外开放景点50多个,国家4级景区4家,3级7家,全国农业示范旅游点5个,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市内有旅行社126家,具有出境组团资格的3家,旅游星级饭店5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8家。 虽然我市旅游业较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14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其次,交通不再是制约盐城旅游发展的瓶颈。盐城地处江淮平原东部,长江三角洲辐射内,近年来随着宁靖盐、沿海等高速的贯通,距离上海、南京、苏州、扬州等旅游重点客源城市的车程均在3小时以内;盐城同时拥有海港和空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南洋国际机场已开通至韩国首尔、香港、台北三条国际和_航线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18个城市的航班,大丰港开通了至台湾基隆、日本门司、韩国仁川等_班轮航线,为发展出境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三,盐城旅游处于政策叠加的机遇期。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专门就盐城的旅游工作提出要求,要把盐城打造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国务院2009年12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持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盐城旅游定位为“重要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2011年5月1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对全省旅游业“十二五”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这些都为盐城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第四,巨大的消费需求为盐城发展旅游提供了广阔市场。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达到3000美元左右,旅游业发展将会进入一个井喷式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已于2009年进入这一阶段,随着公共假日、休息日、带薪休假等休息时间趋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已经形成,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前不久国庆中秋双节各地旅游景点爆满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可以说大众游时代已经来临。此外,近年来人们对生态型城旅游区的青睐,也为作为长三角地区生态型旅游目的地的盐城提供?si糜畏⒄够觥?br>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机遇与危机同在,机遇不是为我独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旅游业竞争更加激烈,很多起步早的城市已经取得先人之利,起步晚的必须以更好的品牌、更好的服务才能将其超越,否则只能处于别人光环的笼罩之下。 三、加快盐城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盐城旅游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做到“明确一个定位、围绕一个主题、贯穿一个灵魂、做好五项工作”,具体是: “明确一个定位”,就是要明确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这一定位既是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和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发达地区的工作经验。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国家和省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大方向。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2011年全市旅游增加值占的比例只有不到2%,距离5%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如果在目标定位上再降低,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精神只能是空谈。另外,从南通、常州等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他们均坚持高目标追求,提出这要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制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保障,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加快发展。 “围绕一个主题”,就是要围绕生态湿地旅游这一主题开展景区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要求把盐城打造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盐城旅游定位为“重要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在创响旅游品牌中明确提到“东方湿地”这一品牌,而“东方湿地之都”早已喊响多年。两个国家战略和一个省政府战略都对盐城旅游品牌的主题进行了定位,就是要大力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同时,根据国际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旅游市场日趋成熟和理性后的必然产物。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本身特有的自然醒、原始性、环保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保证旅游者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环境资源保护和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态、环境道德责任的增强以及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醒等,又会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所以,我们发展生态湿地旅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理念,必将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贯穿一个灵魂”,就是要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始终贯穿海盐文化。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没有文化的旅游业是没有灵魂的,是苍白空洞、不具生命的,只有将文化之“魂”与旅游之“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旅游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旅游实践中,才能彰显旅游恒久的生命力。盐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积淀形成了白、绿、红、蓝四色文化,分别是应对海盐文化、湖荡湿地文化、革命文化和海洋文化。海盐文化是对盐城先民艰苦奋斗、负重奋进,刚勇坚毅、百折不挠,团结协作、共同拼搏精神的高度概括,同时又具有独特性和兼容性,红色文化可以理解为海盐精神在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中的具体表现,绿色文化和蓝色文化则是蕴藏在海盐文化之的重要内容,红、蓝、绿既是海盐文化的演绎更是海盐文化的内涵拓展,所以将海盐文化作为代表盐城的文化特质贯穿于盐城旅游之中是实至名归的。 “做好五项 ……(未完,全文共6184字,当前只显示297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上一篇: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工作汇报 相关栏目:旅游 旅游外事 科学发展 调研报告 文教论文 综合论文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