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标题:新区社会建设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 ||
新区社会建设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1月22日,征求意见稿) 一、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3年,社会建设局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市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全局工作在2012年筹建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基层民主和居民自治水平有效提高 1.创新设立居委会活力资金。组织召开两批项目评审,共资助173个项目385万元。2.推进社区居民议事会项目。积极推广北站社区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等经验做法,全区共召开居民议事会议800余次,收集到意见建议1600余条,讨论、协调、解决社区民生事务等1400余宗。3.推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共组织50名困难人员参与公益服务,涉及服务项目六大类共21项,参与服务时间56672小时,落实经费保障82万余元。4.规范居务公开建设。在已创建达标67个社区的基础上,对尚未达标的33个社区居委会实施规范创建,统一建设了居务公开栏,创建申报率达100%。5.推进社区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完成了原宝安区历史数据迁移工作,举办了系统操作培训班,共采集录入各类公开信息11273条。6.成功举办了深圳市第七届“社区邻里节”龙华新区分会场活动,指导各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7.开展社区基础设施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参考依据。8.印发了对欠发达社区股份公司的社保补贴工作方案,按照方案有序推进补贴发放工作。 (二)行政区划工作有效开展 1.开展基层管理_调研。形成《龙华新区基层管理_改革及社区服务调研报告》,为开展基层管理_改革提供了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2.开展申报设立行政区和办事处管理服务范围调整相关工作。3.做好区划勘界工作。顺利调处了观澜大水田社区与东莞塘厦镇石马村的边界争议,完成第三轮全省勘界深莞界的前期工作。 (三)社会组织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1.新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在孵社会组织80家,其中已有22家登记成立。入驻社会组织39家,培养了社会组织领袖121名,指导社会组织开展活动116场,对15家社会团体提供了共计25万元的初创资金支持,对48个优秀公益创投项目给予190.3万元资助,对21家社区社会组织给予45.5万元年度资助,17个由新区各职能局推动发起的社会组织登记成立。制定并推动出台《龙华新区社会团体初创支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龙华新区扶持公益创投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龙华新区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办法》,通过实施初创支持、公益创投项目资助、场地支持与各类政策指导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支持体系建设。2.改进和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龙华新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龙华新区社会组织财政票据申领暂行规定》、《龙华新区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办法》,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完善社会组织登记办事指引,形成规范的操作规程,压缩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全年办理批准成立登记业务88宗,批准筹备业务11宗,变更业务248宗,名称预核准业务129宗,接待前期咨询约2万人次。完成社会组织年检233家、名称变更235家。组织开展了5期社会组织培训工作。实施社会组织评估服务项目。 (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形势良好 1.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并实施《龙华新区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对18家社区服务中心按季度实施考评。完成了2013年度新增18家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指导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243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九)民政事务管理有效提升 1.做好殡葬服务和管理工作。广泛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树立文明祭祀新风,设立宣传点15个,印发了宣传资料2万多份,出动流动宣传车30车次,免费派发鲜花3000束,雨伞2000把。制定了《龙华新区“十二五”期间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完成新区2013年度殡葬事业发展目标考核和殡管信息联络员考核工作。2.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在4·20四川芦山地震期间共募集善款400多万元。开展了“龙华新区2013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深圳慈善日、慈善月活动”工作。新区慈善会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十)婚姻登记业务顺利开展 7月22日婚姻登记处正式对外办理业务。截止12月31日共办理结婚登记1158对(其中涉外结婚18对),离婚登记368对(涉外3对),补领结婚证39对,补领离婚证6人,查档11次,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675份。举行了颁发结婚证书仪式374次。婚姻家庭辅导及咨询208对/次,举办10场新区婚姻家庭辅导公益巡回讲座。率先完成了婚姻档案电子化工作。 (十一)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 1.夯实就业工作基础。一是出政策。制定出台了《龙华新区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户籍居民就业实施办法》、《龙华新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龙华新区就业创业类资金管理办法》,以及《龙华新区农转居居民创业就业政策后续衔接工作实施办法》等新区政策。二是建机制。建立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印发了《龙华新区2012年就业创业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计划》,明确了具体目标要求。三是强基层。以失业保险若干规定实施为契机,加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财、物的投入,新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60名,人员设施经费400万元已经到位。四是抓创新。探索“校企对接”、跨地区劳务合作模式;把大学生就业服务延伸到高中学生,通过开展讲座等方式,培养高中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高高中毕业生未来就业能力。2.促进户籍居民暨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区全年促进户籍居民就业1581名,其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26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95.3%,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一是转变观念。通过媒体宣传、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户籍居民和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倾向。二是保障就业。实行生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323个。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青年见习推荐会、户籍居民暨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帮扶户籍居民就业。全面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发放就业援助扶持资金3117万元。三是促进创业。大力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在大浪商业街创建新区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开展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举办创业意识提升讲座4场,开办创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合格44人。开展各种创业推荐活动。3.优化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一是促就业。举办“春风公益职介行动”、“逢五逢十”公益招聘会等各类公益招聘会236场,提供就业岗位18.62万个。二是提素质。开展劳动者素质提升行动,培养重文明、懂法治、有归属的新龙华人,全年培训劳动者20.3万人。三是重技能。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工作,营造学技能、重技能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新区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打造新区技能人员成长的“星光大道”,竞赛设六个工种,共有882人报名参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开展务工人员公益职业技能培训,共有1037名务工人员参加。四是强保障。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失业登记、失业保险范围,全面开展异地务工人员失业登记及失业保险申领工作。4.强化职介培训机构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全面规范职介培训机构管理,开展职介机构年审、职介培训机构属地化名称变更、培训机构评估等工作;加大培训机构发展指导,促进机构健康发展。二是强化教师培训。聘请专家对职业培训机构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共培训教师122人。三是加强安全监管。 (十二)劳资形势平稳可控 全面实行“红、黄、绿、白”企业分类监控管理,建立全区企业档案8260家,其中“500人以上重点企业”台帐194家,“红色高危企业”台帐297家。同时开展了用人单位工资发放大检查、最低工资标准大排查、打击流动“黑职介”等专项行动,共排查用人单位8283家(次),涉及劳动者96万余人(次),发展劳动信息员470余人,为1.2万余名劳动者追讨薪资及经济补偿金 4719.43万多元,责令整改企业807家,劳动监察行政处罚立案20宗,共审结案件16宗,其中作出处罚决定13宗,企业整改到位结案3宗,执行到账金额48.16万元,并为35家企业员工开展了欠薪垫付。向公安机关移交了6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其中3名嫌疑人已抓捕归案。另外还举办了免费法律讲座25场,开展企业法律体检100家,并在4个工业园区建立了法律咨询调解室。2013年,共办理劳动信访案件8421宗、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726宗、发生_性劳资纠纷案件63宗,三大指标分别下降了1.4%、15.7%和30%,劳资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十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信访业务全面展开 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已于5月份开始对外受理案件。积极推行要素式办案,指导协助各派出庭审理疑难案件23宗。制作和修改仲裁文书51份,印发了“审理一宗案件、规范一家企业”工作指引。新区劳动诉求服务中心已于4月正式运行,共接来电2074宗,接来访416人次,其中访19次。心理辅导室正式开展劳动者心理咨询业务,共接听咨询电话396个,先后帮助143位来深建设者走出心理困惑。 (十四)关爱劳务工工作如火如荼 成功举办并树立了“春暖龙华”、“与你同行”两大关爱劳务工活动品牌,圆满完成“百场心理和法律咨询进社区活动”和“青春之友”关爱员工项目,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200余场,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开创了“以点带面,由己及人,与爱同行”的关爱劳务工新局面。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新华网、深圳电视台、深圳特区报、凤凰网等媒体均对各项活动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十五)党外人士队伍建设有效提升 积极推动民主党派成立新区直属支部,2013年致公党、民建、农工党3个民主党派新成立龙华新区直属支部。完成了新区无党派人士的接收工作。组织新区党外人士代表参加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会;组织民主党派开展课题调研,形成高质量、对新区发展有建设性意见建议的调研报告10余篇。开展新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暑期培训考察活动;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外人士代表参加市委统战部培训;支持已成立新区直属支部的4个民主党派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十六)侨务、对台、商会、民族z-教工作得到加强 1.召开新区侨联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区侨联第一届领导机构。大浪办事处和龙华办事处侨联完成换届。观澜松元厦、大浪高峰、龙华油松社区被市侨联确定为市侨务模范社区创建工作示范点。办理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归侨侨眷来信来访6件,受理各类政策咨询10余次。 2.在全市各区(新区)中率先开展台资企业调查,形成调研报告提交新区管委会研究,受到市台办好评。帮助新区台湾人士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帮助台商协会协调有关会馆建设事宜。协调推进4个办事处完成台湾虱目鱼丸采购项目,加强与台湾学甲镇的对口交流。 3.筹备新区工商联(总商会)。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倡导非公经济人士参加扶贫济困活动。雅安地震期间,新区非公经济人士累计捐款达106万余元。各办事处商会工作各有特色,为新区商会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强与港澳乡亲的交流联谊,弘扬“爱国爱港(澳)爱乡”精神。举办新区港澳知名人士春茗会、旅港乡亲青年菁英联谊、龙华籍旅港乡亲第三期回乡探访、“情系港亲千人行”等活动。开展与澳门乡贤及友好人士的交流。 5.制订实施《龙华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在观澜办事处章阁社区和大浪办事处同胜社区开展系列少数民族联谊活动。及时调解基督教、伊斯兰教等z-教组织的内部分歧,协助处理基督教徒的非法传教活动,出台《龙华新区z-教活动场所重点管理工作方案》,规范z-教场所管理,将未登记的z-教活动场所纳入监管范围。 二、2013年工作总结分析和2014年工作思路 (一)2013年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年来,各项工作逐步展开,履职范围不断拓展。4月搬入新址办公,随着场地和人员的增加,各项职能作用不断实现。对新区居民的各项补助、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诉求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婚姻登记处正式对外服务,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首次开庭,残疾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社会组织登记窗口启用,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健全。新区侨联、残联、老年协会成立,致公党、民建、农工党成立了龙华新区直属支部。除个别事项外,社会建设局的基本职能已全面履行。 一年来,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全力推进事关新区发展全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除欠发达社区社保还有待发财局对分配标准进行核定外,圆满完成10项新区“百件民生实事”项目,15项新区“社会建设年”工作项目,11项2013年新区党工委工作会议工作任务。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申报设立行政区和办事处管理服务范围调整相关工作。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这个第一民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从预防和预警入手,劳资纠纷保持在平稳可控的状态。 一年来,以新_开创新局面,创新亮点纷呈。社会组织孵化成效显著,市委副书记戴北方同志作出批示并亲临指导。在全市各区率先推出公益创投项目,对48个优秀公益创投项目给予190.3万元资助。实施居委会活力资金计划,以项目扶持的方式支持居委会开展工作,撬动了基层活力。制定困难群众综合救助实施办法,将低保之外的困难群众纳入政府制度保障,实现底线民生“兜住底”。探索“校企对接”、跨地区劳务合作模式,引进来、走出去,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一年来,边工作边调研,各项工作的政策和规划基本形成。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促进就业暨技能人才培养、民政事业、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等发展规划,为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坚持调研先行,开展基层管理_和社区服务、社区基础设施、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台资企业情况、原龙华街道分设后发展调研等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坚持政策支撑,制定出台了社会组织扶持管理、残疾学生教育帮扶、残疾儿童康复、公益性岗位开发、孵化基地认定管理、农转居居民创业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年来,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战斗力显著提高。一是四海广纳贤,队伍不断壮大,从年初的30多人,到现在80多人。二是公平公正、任人唯贤。提拔科长4名,副科长2名。通过公开选调等方式调入公务员8人,职员5人,新招聘职员4人。三是创新考核机制,以实绩论英雄,实施上下级双向考核互评制度。四是严格管理,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设置高压线,坚持违纪零容忍。可以说这一年既推进了工作,也锤炼了干部,一大批年轻干部在成长进步,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年来,坚持安全和稳定底线,未发生安全事故和重大_性事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安全宣传培训检查,引进专业机构开展安全体检,重点做好民办福利机构、z-教场所、墓园、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等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劳资、民宗、复转军人等有关的矛盾调处工作。 2013年新区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工作进展情况不甚理想,如新区慈善会、总商会还没有成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局整体工作推进;二是新区社会建设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没 ……(未完,全文共26331字,当前只显示633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新区社会建设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上一篇:在住建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县广播电视台“四风”问题整改思路及措施 相关栏目:大学生 社会实践 建筑 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计划规划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