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标题: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材料2篇 |
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材料2篇 把精准帮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8日) **乡是**市58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也是开远市唯一的扶贫攻坚乡,全乡辖6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总人口15757人,彝族人口占94%,其中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4个、贫困自然村13个、贫困户1048户4241人,贫困发生率27%(经2015年动态管理后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38户3276人,贫困发生率20.8%)。按照州委、州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和开远市委、市政府“一年脱贫、三年巩固”的目标要求,乡党委、政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把精准帮扶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全市全乡之力啃下这块脱贫攻坚“硬骨头”,以确保2016年按照国家现行贫困标准实现全乡所有行政村、自然村、贫困户脱贫出列。 (一)注重对象识别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是开展脱贫攻坚的基础,我乡在工作推进中注意牵住这个“牛鼻子”。一是抓好“回头看”工作,按照“五看、五不录、六优先”的原则,完成第一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2016年1月组织驻村工作队员,挂钩帮户干部开展了2轮贫困户遍访工作。通过3个轮次的遍访工作,摸清底数,找准原因,分清类别,确保了扶贫对象精准。到2016年3月31日,动态调整出210户965人。二是按照“五个一批”分别归类,全乡计划发展产业脱贫3300人,发展教育及转移培训就业脱贫580人,易地搬迁脱贫1193人,生态补偿105人,社会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4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四)注重因村派人精准。一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市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挂包我乡6个村委会,13家市级部门、6家企业以及654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二是根据**乡主要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实际情况,选派相关度较高的市属部门挂包各村委会,“挂包帮”部门涵盖农、林、水、国土、交通等涉农项目多、资金多、掌握涉农技术的单位。三是驻村工作队员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全市下派**乡驻村工作队员44名,全面覆盖44个村民小组,保证每个村都有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四是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征地等实际困难问题,从市住建局抽调1名工作人员专门协助乡党委、政府完成易地搬迁工作。 (五)注重脱贫成效精准。按照“八有五无一超一受益”脱贫标准和“两公示一公告”脱贫程序,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五个一批”来实现精准脱贫。目前,全乡外出务工人员有14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71人。积极与市教育局进行沟通协调,摸底调查全市各中小学**籍学生情况,并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情况,全面提高对**籍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给予大学贫困生学费贴息贷款;积极联系云南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已与该校达成协议,对**籍有意愿读书的学生全部给予录用,学校还对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给予学费全免政策,并提供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 精准锁定目标 突出精准发力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2016年4月18日) **乡位于红河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海拔在620米—2746米,辖5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3784户17671人,世居哈尼族、彝族、汉族、瑶族等4个民族。2014年底,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8户6590人,贫困发生率37%。我乡紧紧围绕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和考评精准 “五个精准”目标,因地制宜制定落实“三有化”、“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 “一村一业一社”等精准扶贫措施,锁定目标,精准发力。 一、精准分类、锁定目标,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围绕“五个一批”工程实施要求,以“坚持问题导向、列出精准清单”为目标,突出精准分类,做到“五个百分之百”,即入户百分之百、登记百分之百、遍访百分之百、核查百分之百、施策百分之百。通过访家庭情况,如实掌握贫困户的生产资料情况,摸清致贫原因等核心问题。通过认真识别分类,全乡计划发展产业脱贫4655人、易地搬迁1057人、教育脱贫734人、社会兜底子144人。同时,明确到2019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38户6590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其中,确保2015年脱贫173户728人、2016年脱贫2354人、2017年脱贫3180人、2018年脱贫328人。 二、细化措施、精准发力,突出精准扶贫实效 一是着力实施“三有”目标规划。脱贫攻坚的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我们制定了“有安全舒适的住房、有稳定收入产业、有就学就医保障”的“三有”目标规划,切实把减少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面的“减法”及提高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扶贫对象生活水平的“加法”作为动态监测扶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指标。其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就地拆除重建、改造提升三种方式,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难”的问题;积极发展土鸡、生猪、蛋鸭、丹参等产业,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2项增收产业,切实解决贫困户“增收难”的问题;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看是否属于就医就学导致贫困的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相应措施。目前,涉及“安全舒适的住房”共236户,涉及稳定收入产业1456户,涉及就学就医保障方面共734户。 二是着力实施“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精准扶贫措施。以“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按照“房(房屋)、粮(粮食)、经(经济作物)、养(养殖)、工(务工)、学(增学)”六字精准扶贫措施,严格分类细化,算好脱贫账,通过因村因户施策,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精准扶贫“套餐”。在“一村一规划”方面,行政村做到有舒适的完小、 ……(未完,全文共4887字,当前只显示271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材料2篇) 上一篇:记美德少年事迹 下一篇:“三打”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相关栏目:三农 扶贫 农业讲话 经验交流 模范 剖析整改 学习材料 申报材料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