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会员增值 | 欢迎投稿
文章收费标准:50元/1个月,100元/一年,200元/三年,300元/永久。点这里支付本站服务优势:阅读本站所有文章全文;其它收费网站文章,我们尽力帮下载。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标题:鹅湖-si疑云
鹅湖-si疑云
太子庙侧古疑冢,石破天惊帝王裔
鹅湖-si疑云

鹅湖-si在铅山县北十五里,今永平镇西北隅鹅湖山中。因永平镇古铅邑县城,鹅湖山被视为县邑镇山。
唐大历中,佛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南岳怀让系洪州禅八祖马祖道一高徒大义禅师(744—818,俗姓徐,浙江江山人),在鹅湖山峰顶北麓创建传顿悟法门的佛教禅院,又名“大义道场”。大义禅师经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个皇帝,被敕封为“大义慧觉禅师”,赐锡杖、玉杯,名闻遐迩。德宗、宪宗两帝两次降诏,赐-si额为“慈济”禅院,并拨银大兴-si院建筑,“嗣其门者,凡六人”,香火鼎盛,誉满江南。
明·柯仲炯《鹅湖峰顶三胜记》云:“鹅湖之为山,三峰特秀,……始则汉未赤鸟间,山阴令葛玄,以《四要》、《九训》行教于此,凿石为穴,藏于陇首。祝穆《方舆胜揽》载之曰:有葛玄冢。言仙有冢者举者藏,不欲举其有飞升之说,以眩惑人耳。故吴晋之凡登是山,赋是山者,得仙境焉。唐去赤鸟五百余岁,至大历中,而大义禅师,复以释道,振锡披荆,结庵峰顶。不曰汤,而但曰坐,坐有戒义焉,有定义焉,鹅湖又舍仙而归佛也。故南唐之后,游者得佛境焉。宋兴二百载,又去大历五百岁,新安朱元晦、金华吕伯恭、临川陆子寿、子静四先生,乃始聚会于最高顶,而讲孔子学,使问学不偏、德性不易,鹅湖自是以儒称。故凡赋诗记述,皆宗四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93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更多相关文章:鹅湖-si疑云
内。而其太子文奎则可能死在铅山境内。
二、建文帝在广信府德兴、玉山、铅山蛛丝马迹追踪
1980年春我在德兴县(今已改为市)参与地名调查,上三清山考察,在三清宫内发现楹柱上一副对联很奇特,其云:
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
三天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
联语妙在将“入世”和“出世”的二层含义融为了一体,于是发生联想,猜测如果出自一位有历史背景高人的手笔,就不寻常了,谁有这种可能呢?翻检历史年表的结果,我把它与明建文帝联系起来了。因为三清宫建于明景泰七年,如建文当初果真从地道出逃而流落他乡,到了三清山修道的话,正好七十七岁。历史的恩怨已经淡化,则假定三清宫的这副楹联出自建文帝手笔就再贴切不过了。于是我创作了十二集电视连续集文学脚本,定名为《三清秘传》。后经改编压缩为四集,播出后,玉山县博物馆的馆长余盛华说建文帝的确来过三清山,证据是他在82年文物普查中,在三清山脚下的三学禅-si发现过一块清乾隆年间建-si的石碑,上写明建文帝逃出南京后,曾到该-si住了一夜,并为该-si留下一副楹联,其云:
冰骨傲霜月,
清心扫艳云。
当我两人再赶赴三学禅-si找到这块古碑时,其字迹已模糊不清,不能再拓片了。由于拨乱反正之初,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当时只作了文字记录。余馆长为人忠厚,我坚信他的调查事实,不会妄语,于是我再三呼吁,这块古碑已十分小心保存在该-si中。
三清山座落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北,明广信府德兴、玉山两县地交界处,属仙霞岭东延的怀玉山脉,主峰玉京海拔1816.9米,山深林密地广人稀,是朝廷注意力比较薄弱的地方,更主要的是这里有兴盛的道教文化和众多的佛、道宫观-si院的掩护,具备有较为安全的隐蔽条件。
三清山是道教丹鼎派圣地,至今仍存有晋葛玄、宋李尚书丹井、丹炉遗址,宋建三清宫,明又重建,与贵溪龙虎山成为江南道教的两大本营。元明清三代,好几代张天师在两地过往甚密,佛道文化相互交流,道观-si庙交错其间,星罗棋布、巍峨壮观,现存许多碑记都详细记载了这一点。
正统四年,四十五代天师张茂丞,游玉山县南黄谷山,盛赞:“观宇巍然一新”,欣然命笔“为之记”,勒石树碑(《重建黄谷山福庆观记》)。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建文时一度受贬,在乡里构精舍居之,成祖一即位,即入朝致贺,由于朝廷崇道,广信府内道会很多,影响很大,其中之一,就是道士音乐和斋醮迎神驱鬼的道士班戏文在民间的盛行。
在玉山明清赣剧戏班内有一种盛传,说建文帝就是由张宇初属下道士导引、掩护来到三清山一带避难的。据玉山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国清同志回忆,他从清代玉山县最后一个“云”字系班社王寿山夫人谭佩兰那里听说过:当年南京城被围时,东南西三门皆不能出,唯北门是“生”门,建文帝由道士接引,逃出后,逆江而上至湖口,不敢进九江(内有重兵扼守),遂折向波阳湖,转辗入怀玉山区,同行的人还有好几个亲近重臣和一个三岁的王子,后不知下落。此说接近民间传闻,如果属实,当与赣剧玉山班有关。
张国清在《赣剧在玉山的源流》和《“江南第一台”考略》(《玉山文史资料》1991年第六辑)等文中称:“玉山在唐代已风行‘竞神佞佛’教义活动……唯岁及秋,竞赛神佞佛,士女填咽、酣歌恒舞、侈费不赀”。江西赣剧弋阳腔的最早源头就是玉山班,玉山班的前期就是道士班的道士戏。建文帝时,有道士教仪_歌,其歌词云:“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后来建文帝果然由于“逐燕”而被燕王赶下了台,燕王做了一统大明永乐皇帝,所以“众人惊称道士为神”。
流传在三清山的一个故事说:“三清福地有一块雷公石,是雷公化身。当年常与朱元帅在紫烟石上斗法,都无法取胜。后来天外飞来一只燕子,口中衔着一根茅草,雷公用作武器,终于用茅剑杀了朱元帅,成为三清山的守护神。雷公的化身就是至今在山上供奉的潘元帅。”这个故事显然与“莫逐燕”的歌辞一样,为道士们所编,包含着某种野史秘闻的性质,也是对建文帝上三清山的一个旁证。
后来永乐对道教优礼相加,这里面的阴晦曲折今天已难明白。故“以表演‘神’的道教表演艺术自然得以崛起和发展,并日臻丰富、完美”,其后就发展成为著名的地方剧种—江西赣剧。
玉山班在明清之际发展得很快很多,流行很远。许多有成就的赣剧演员和研究人员就出生在玉山境内。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建文帝有上三清山的可能,有迹象表明其或化为道士,或成为梨园子弟一员,并且可能由于他的介入—以其特殊身份、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为赣剧的繁荣带来了历史契机。
古戏班每逢演出,在后台化妆时,必由丑角先开笔上脸,其它演员才能开始化妆。丑角何 ……(未完,全文共5051字,当前只显示243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鹅湖-si疑云

上一篇:局党组班子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下一篇:鹅湖-si疑云肃清苏荣案余毒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相关栏目:



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刷新此页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