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县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县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建县于公元617年(隋大业13年),古称“楚粤之孔道”,今为湖南“南大门”、湘粤对接第一城。全县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5万亩,林地面积226.3万亩,辖14镇5乡246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3个国有林场,总人口65.48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围绕“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要求,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聚万众之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4-2019年,全县累计实现20067户75238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贫困村80个,2019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整县脱贫摘帽。
一、脱贫攻坚前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状况
**县地处罗霄山脉西南段,湘、粤、赣三省边界,境内70%以上属山地和高寒地区,自然条件特殊,基础条件差,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财政状况弱,整体实力差,贫困人口多,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县。《湖南省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表明:2007-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896元、2416元、2477元,在全省排倒数第35、23、21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53元、504元、564元,在全省排倒数第40、38、38位;人平GDP分别为9079元、10217元、10292元,在全省排倒数第33、32、27位。2011年,全县贫困人口10.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3%。主要贫困特征及根源为,自然条件差。全县土地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平耕地面积只有0.83亩,且中低产田占比重,达16万余亩。境内山体多,山势陡峭,又属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广,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进程快,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洪涝等灾害。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发生特大旱灾、洪灾、冰灾等自然灾害38次。特别是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三次遭受百年难遇的洪灾,2008年初又遭受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导致6.5万人返贫。到2010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5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5.9%。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43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县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 县脱贫攻坚典型材材料

  •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2016-2020年)

  • 乡镇近五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报告

  • 脱贫攻坚期内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 市农业农村局2015-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报告

  • 市林业局开展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案例材料

  • 市农业农村局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

  • 市农业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报告

  • 市农业局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

  • 在全县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乡镇脱贫攻坚调度会汇报材料两篇

  • 组织部长在全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有场地、乡镇有公办幼儿园等六有目标。三是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投入4.3亿元,推进县中医院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县人民医院急诊和内科大楼等医疗卫生4大重点项目,完成23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县246个行政村建卫生室484所。积极推行慢病签约、“一站式”服务、“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县域内就医93.7%,县域内就医住院费用报销达85%以上,大大提升了医疗求助水平,减少了贫困户医疗支出。四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构建特困供养保障一批、农村低保兜底一批、孤儿保障一批、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一批、大病医疗救助保障一批、临时困难救助保障一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年提升救助标准,实现了贫困_保障救助全覆盖。
    (三)坚持以脱贫攻坚拉动基础设施完善。我们牢牢把握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机遇,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主攻方向。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4.68亿元,完成干线公路59.19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777.16公里,实施窄路加宽378.2公里,改造危桥46座,安保工程444.62公里,全县246个行政村畅率100%,1019个自然村通村通组道路实现水泥硬化;投资1.74亿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201处,其中千人以上规模集中供水工程28处,受益人口22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8%;投资8.48亿元,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入户改造16.18万户,网内到户改造率100%,全县到户改造率93.4%,全县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组均全部实现通电,基本实现了“同网同价”;投入7亿元,完成466个村4308个小组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光纤通达率100%。
       (四)坚持以脱贫攻坚促动基层党建。大力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活动,坚持“建队伍、强保障、优作风、促脱贫”的工作方针,2017年以来,投入近1.5亿元推进乡镇“六小一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建和改扩建165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打造110个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示范创建点和攻坚点,引导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500多家,扶持建立产业基地130个。在全县246个村构建党群连心站、村级好人工作站、农村电商服务站、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等“五站合一”服务群众的“党建+”新平台,实现政策咨询、社保缴纳、金融取款、农产品销售、扶贫帮扶等各类业务“一门式”服务、代办事项“一站式”办理。全面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均19.02万元,其中村党组织书记补贴达2000元/月,村均办公经费5万元以上。近年来,发展农村党员693名,培养后备干部74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496名,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50个。建立以政治品行、扶贫实效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及干部选拔任用“三比一看”制度,吸纳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进支村“两委”班子323名,下派第一书记239名。
    三、落实脱贫攻坚政策的做法
    (一)全力推进责任落实,全面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始终把压实各级工作责任作为脱贫攻坚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聚焦“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全面细化、量化、实化、硬化脱贫攻坚责任。
    1、担当主责。县委、县政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抓脱贫攻坚上。制定了《中共**县委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率先实现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和教育、交通、劳动保障、残联等行业扶贫方案“1+N”文件,以及《**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县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方案,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议事、学习、培训、督导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每周召开各乡镇、各行业扶贫单位调度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困难进行及时“会诊”,确保脱贫攻坚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县委书记、县长坚持把70%以上的时间、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带头走遍全县80个贫困村和166个非贫困村,县处级领导走遍联系乡镇辖区内所有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走访辖区范围内所有贫困户,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走访全村贫困户。创新开展“送政策、住农家、促帮扶”“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五个讲清楚”等活动,引导干部“结穷亲”,帮助群众“斩穷根”。
    2、强化明责。2015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四大家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调整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等县级领导任副组长,行业扶贫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19个乡镇、22个行业扶贫单位明确58名扶贫专职领导,140名乡镇扶贫专干,省、市、县、乡镇、村层层签订减贫责任状,立下“军令状”,形成了“县领导、乡镇主抓、村落实、部门联动,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按照“两个增加”“三个不变”“三个确保”的原则对县级领导、派出单位联系包村脱贫攻坚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全县246个行政村联系县级领导和派出单位全覆盖。2015年,在省、市派驻13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组建67支县派工作队,实现80个贫困村全覆盖。2018年,按照“尽锐出战”要求,新增选派92名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统筹派驻到村,全县省市县及乡镇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237支,队员共727人,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针对村级党员、干部结对贫困户较多,帮扶质量不高的问题,将处级、科级、一般干部分别结对贫困户3户、2户、1户增加至5户、4户、3户,并发动200余名志愿者结对帮扶749户贫困户,全县7572人结对帮扶2万余户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并明确帮扶责任人的“四员”责任,即扶贫战斗员、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资料核查员,规定每月第2个工作日为结对帮扶日,按照“一月一主题”的要求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确保了帮扶实效。明确了“管行业必管扶贫”主体责任,建立?si┢馈⒋硗恕⒎灯对鹑吻宓ィ富讼丶读斓肌⑾缯虻澄⒄⑾刂被氐ノ弧⒆ご骞ぷ鞫印⒅Т辶轿⒔岫园锓鲈鹑稳肆陡刹康脑鹑危纬闪恕白菹虻降住⒑嵯虻奖摺钡脑鹑翁逑怠?019年,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明确“县级领导联乡包村不变、后盾单位联系包村不变、工作队驻村帮扶不变、扶贫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不变、县常态化联点督查不变”五个不变的原则,始终压紧压实攻坚责任。
    3、评比考责。制定《**县乡镇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考核实施细则》,提升脱贫攻坚考核计分权重,将脱贫责任制的落实、扶贫政策的落地、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监管、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精准帮扶、脱贫质量、减贫的结果与成效等作为考核重点,实行最严格的考核,有效避免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创新实施干部考察“三比一看”制度(比日常工作的表现、比脱贫攻坚的业绩、比关键时候的担当、看党员干部的家风),建立以“脱贫成效论实绩”的干部评先评优、晋升机制 ……(未完,全文共15504字,当前只显示373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上一篇:县脱贫攻坚典型材材料
    下一篇:分公司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报告

    相关栏目: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