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县级工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关于县级工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级工会在我国工会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是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桥头堡”;县级工会干部队伍是做好县级工会工作的骨干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开展的“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部署,加强新时代县级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更好了解我省县级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的认知和所思所想所盼,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题组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线下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我省县级工会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对象为我省县级(含所有县级行政区,下同)工会干部,以县(市、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和内设部门负责人、工会协理员为主体。线上问卷调查范围涵盖***家县级工会,占全省县级工会的98%,合计有效问卷966份。线下走访县级工会20余家,先后召开8场座谈会,200多人参与座谈和访谈。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参与问卷的966名县级工会干部中,大多为中共党员。年龄以30岁—50岁为主。文化程度较高,其中大学本科占56.3%。以公务员和事业编居多(共占59.4%),聘用制及其他合占40.7%。职务职级上主要为科级以下干部。任职方面,专职工会干部占93.3%,兼职或挂职占6.7%。主要任职是一般干部和内设部门负责人,其次为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及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等领导班子成员。从参加工会工作的时间看,3年至20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2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五)工会建设充满活力,作用发挥良好。调查表明,我省县级工会履职全面、工作活跃、成效显著。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良好,调查中,认为“很好,每次都有明确主题且解决了实际问题”的占42.7%,认为“较好,每年都会定期召开会议”的占38.6%。大部分县(市、区)总工会每年可支配经费在10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300万的占33.6%,300万—500万的占12.9%,500万以上的占13.6%,合计占60.1%;可支配经费在100万元以下的占39.9%。工会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建设各类职工服务阵地以及开展工会“四季歌”活动等方面,服务大局、服务职工工作成效良好。近三年来,约67%的县级工会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通过全省工会上下共同努力,我省县级工会得到普遍加强,县级工会干部队伍稳定,体现出“忠党爱国、爱岗敬业、情系职工、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一)普遍存在人手短缺现象,人少事多矛盾突出。参与调查人员普遍反映县级工会“定编较少、人员不足”“人手少、任务重”,希望“增加编制,补充工作人员”的呼声排在第一位。受调查的101个县(市、区)总工会“属于行政编制且在职在编的人数”大部分为10人以下,10人以上的占10.8%。除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具有稳定编制的部门人员所剩无几。47.6%的县级工会表示,单位已经很多年没有招录公务员或事业编人员,中层干部几乎断层,往往一人对口多个职能部门,一些部室工作只能由协理员负责。一方面,县级工会普遍人手紧缺、人员老化;另一方面,县级工会面临的工作任务日趋繁重,除工会主责主业外,还要参与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等活动,县级工会干部的工作量无限放大,处于工作繁忙,甚至“疲于奔命”的状态。据参与调查人员反映,感觉是“小马拉大车”。另据受调查人员反映,大部分县处级(指职级)干部都是从外单位调入,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干部晋升空间有限,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协理员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由于县级工会编制少,工会协理员理所当然成为县级工会的中坚力量。目前全省实有在岗工会协理员1386名,其中纳入省总工会岗位补助的有1246人,其他140人为地市和县(市、区)自聘。多年以来,我省工会协理员队伍成为基层工会不可或缺的补充工作力量,但因编制、收入、晋升空间等问题,也一直存在不稳定的状况,导致这支队伍流动性大、离职率提升,一些能力素质强的优秀协理员无法长期留在工会队伍。这些协理员的离岗,既导致工会多年付出的育人成本归零,对一些连续性工作造成影响,又为补位选聘增加了工作量。 (三)工作抓手欠缺,与广大职工需求不相适应。在对“县级工会开展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的调查中,近四成的工会干部反映“工作抓手欠缺”,这也是县级工会干部感觉到“小马拉大车”的主因之一。从访谈中得知,一是表彰项目被“砍”,缺乏正向激励的有力措施。近年来因规范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符合大众化需求、一线职工呼声极高的劳模和五一劳动奖评选,县级工会却没有表彰权。二是工会阵地建设不足,运营管理难度大。近年来,虽然县(市、区)总工会积极推进本地工人文化宫、户外职工爱心驿站、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建设,但仍存在总量少、服务覆盖率不足等问题,此外后续运营管理需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成本,一些服务阵地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三是_手段欠缺,难以满足职工需求。“职工利益无小事”,县级工会每天面对最多的是欠薪讨薪、工伤索赔等职工诉求,尽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这些工作极具挑战性,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单靠工会组织力量薄弱,给县级工会干部带来了不小压力。 (四)工作因循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当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的转变,劳动关系日益复杂,职工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工会工作面临新局面和新挑战,传统的工会工作思维和模式已不适应新矛盾新变化。但很多县级工会干部依然习惯于沿袭传统思维模式,一直处于按部就班开展日常工作的状态,对新工作接受迟缓,对工会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解不深入,对新的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不适应,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闯”的干劲。调查表明,在“您认为当前县级工会干部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选题选项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占48%)、“兼职或挂职干部对工会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占46.1%)、“知识结构单一,能力不足”(占41.7%),反映出我省县级工会干部迫切需要创新现有的工会工作模式,但囿于自身局限、工作惯性及思想惰性等原因难以突破。 (五)干部学 ……(未完,全文共5555字,当前只显示267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县级工会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一篇:关于全市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推动消防行政执法“镇街赋权”落地见效的调研报告 相关栏目:工会 群众团体 共青团 组工 组织讲话 党会报告 七一党建专题 建筑 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 调研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