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及监管等问题进行的分析认为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派生的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而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进而提出应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会计师事务所_改革、健全民事赔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26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成员,能够直接从企业取得较为详细可靠的信息并监督经理层,经理层和大股东作为公司管理者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中小股东由于股权比例小而远离企业最终控制权,他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全是局外人,对会计信息的占有上处于先天劣势,只能以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来监督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履约情况,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正是为了适应众多且分散的中小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开披露的方式提供财务报表。但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而经营者与大股东作为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有动机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优势,直接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以达到不公平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引发财务报告造假问题。因此可以说,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 信息提供者利己的动机是普遍的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但动机不一定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如果能对虚假信息提供者进行有力的监管,使造假行为不现实,不经济,那么造假者在理智权衡中会放弃造假。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监管恰恰存在着诸多误区,严重地降低了监管效率,使得财务报告造假得以成 ……(未完,全文共5633字,当前只显示67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及监管的理性思考)
上一篇:浅析当前企业所得税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开展评先创优活动的情况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