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案』的编制及其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实施 |
学案研究的基本定位 立足研究常态教学。常态教学是指教师平时的实际教学状态,那种“一个好的仪表,善于表达、出彩的教师+集体长时间听评‘化妆’+多媒体课件+优质、公开、示范、竞赛场景”的课,我们不能一概说它不好,但它远离我们广大教师的实际教学状态。所以,我们最应关注的是教师的实际教学状态,多研究如何“吃好家常饭”,让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和发展。 立足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须找到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学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45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立足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团队精神,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应建成学习型组织,教师的成长要结伴而行,必须在合作中打造团队精神,充分利用学校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倡集体备课,但集体备课并不仅限于全体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时段坐下来研讨,在编制学案过程中,教师一人设计出学案后,通过多几个人交流补充审核即可定案。 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五化”运作方式 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五化”运作方式,是指对学案的生成、规范、转化、使用、提升和发展的过程性操作办法。“五化”指模式化、格式化、栏目化、活动化、个性化。 模式化。即确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无论课堂教学怎么运行,它都有基本模式可循。十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其基本模式为:“问题引入—自学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学习小结”。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运行规律,也正是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根本性依据。 格式化。即依据模式制订学案的格式。尽管学案可以写得各具特色,但应有一定的格式才便于教师操作。格式是指学案的框架和基本程序,主要有:a.学案的名称。如我们规范为“新课程背景下基石;{{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学案”;h.项目。包括实验年级、实验科目、设计人、审核人、编制单位、创作时间、责任校对等;c.课题;d.学习目标;e.学习指导;f.学习过程;g.反思与点评等。 栏目化。即把格式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学习过程等设计转化成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教师在编制学案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把格式变成栏目,并在栏目中分层设计问题,为学生找到学习的落实点。如有的教师把学习过程称为“旅游线路”,把它的子栏目称为“看景、听景、赏景、议景、摄景”等,极具创造性。 活动化。即把栏目策划成活动系列。教师要把静态的学案看成动态的活动式学习方案。把每一个栏目策划成一个或几个学习活动。根据时空安排和学习需要灵活选取活动方式。 个性化。即指教师对学案的创新设计与灵活运用。教师通过自己创作和分享别人创作的学案成果, ……(未完,全文共4886字,当前只显示117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学案』的编制及其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实施) 上一篇: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下一篇:医院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工作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