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常听到一些领导对下属说:“工作上我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也就是说只注重工作指标和任务,而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把工作结果看成简单的数学等量关系。运用到执法工作中就是只注重实体行政,而忽视程序行政,这样的后果会助长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使一些执法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违法违规,不遵循行政执法的方式、形式、步骤、时限和顺序,就会出现滥用行_利施政的怪圈,就会从本位主义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土政策”、“土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37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程序的案例。如有个基层工商所因执法人员少,工作量大,将农贸市场承包给物业,让其代收工商管理费,收据有的还不是工商管理费收缴的专用发票,结果让懂法的业户投诉到政府法制办。还有一个执法单位的工作人员强制扣留期满后,未经任何审批手续,在没有通知当事人的情况下,擅自将强制扣留的物品自行处理,结果让当事人一张诉状告到法院。 当前重实体轻程序,通常表现为:_、随意简化程序。其一,将一般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简易程序只适用于罚款和警告两类,而且罚款的幅度法律也有明确规定,但在基层执法实践中,有的执法人员将没收财物、停业整顿的案件作为简易程序案件,有的将罚款几千元的案件也以简易程序处理,一味图简单省事。其二,任意简化某个程序中的某些环节。如在简易程序案件中,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就只给当事人开一张处罚决定书,省略了亮证、告知等现象。_、有意规避法定程序。其一,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变通处理来规避法定程序。一些被处罚的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和声誉,要求工商部门不要下处罚决定,自己以变通的方法交罚没款,如交赞助费或交管理费等,这样既可以将不计入成本的罚款变为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逃避税收,又可以抓住工商部门的把柄,牵制工商部门以后对自己的查处。其二,执法人员主动与当事人协商来规避法律。少数工商所鉴于当地执法环境,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一些执法人员为了尽快结案、息事宁人,就主动和当事人协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只要谈妥,就凭当事人的认识材料处罚。但这种行政处罚只要当事人提起复议或诉讼,工商部门将必败无疑。_、故意违反法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回避程序、调查程序、告知程序、时效程序等。有利害关系的不回避、进行调查时不亮证、勘验后不请鉴证人签名、符合听证条件的不告知听证权、采取先行登记保 ……(未完,全文共1597字,当前只显示96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浅谈行政执法中的程序意识)
上一篇:工商干部“四个统一”学习心得体会 下一篇:县工商局行风和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相关栏目:综合论文 政府 人事 行政 执法 法律 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