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鐐规涓嬭浇姝ら〉蹇嵎鏂瑰紡銆€鐑棬鏍忕洰锛�姘戜富鐢熸椿浼氬鐓ф鏌ユ潗鏂� |
标题:县反腐倡廉特色经验材料 |
我县纪委监察局在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突出重点、务实创新、彰显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了以下多项富有成效的特色工作。 一、率先启动工程、项目协同办公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预警防范机制彰显新特色 2009年8月份,我县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投资21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工程、项目协同办公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2009年12月,相关硬件采购、硬件安装调试,系统需求调研、基础平台的开发设计和安装调试工作均已完成,系统所需涉及的13个部门共计48个审批业务的需求调研、业务定制、业务确认、使用培训及应用推广工作也已全面完成,已进入项目的试运行检查验收阶段。 新的工程、项目协同办公和电子监察系统呈现如下新的特点:一是实现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系统将申报单位、管理部门、审批部门、施工单位及中介单位都纳入统一管理,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都公开透明,申报单位可以实时了解到当前的办理进度,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可以获取最全面的工程、项目数据。二是实现了一站式审批。申报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进行申请及材料的批量提交,有效减少了其在各部门之间的往返次数。系统对工程、项目进行了具体分类,提供了一条龙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92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在2009年的“三化”督查工作中,共发放“监督卡”1000多张,做到“阳光”拆迁。通过督查,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使各项重点工程快速有效推进。2009年全县第一批82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9342万元。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征地拆迁工作中,共拆迁房屋10万多平方米,没有出现一起_恶性事件。 三、创新实施“两库两函一通报”制度,乡镇查办案件工作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全县8个镇(街)纪委查办案件均保持在7起左右,去年为9起。2009年,县纪委监察局创建并实施了“两库两函一通报”制度,即:“办案人才库”,有16名业务骨干入库;“案件线索库”,全年有42个案件线索入库;对立案后1个月内没有结案的发《督办函》,对2个月内没有结案的发《催办函》,对3个月内仍未结案的发《通报》。这一制度实施后,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立案数量在增加。2009年,乡镇共立案17起,同比增加88.89%,首次超过县纪委机关办案;二是办案质量在提高。2008年以前所办的都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件,2009年所办案件涉及受贿、赌博、失职渎职等多种类型;三是办结周期在缩短。2008年以前,办案周期平均在3.57个月,2009年缩短至3.1个月,全年结案数同比增幅55.56%。 四、切实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凸显新亮点 我县为加强农村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在各镇农民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三资管理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站,实施村财镇管、公共交易、资产监管和公开公示“四项制度”,切实管好了农村的资产、资源和资金,从源头上有效防堵了农村基层腐败行为的发生。 2009年月制定出台了《定南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农村“三资”管理逐步规范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一是推行“村财镇管”制度,规范农村经费运转。“村财镇管”,主要做到“四统一”: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使用规范的财政票据、统一由中心代理记账、统一支出审核把关。进一步加强了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推行“公共交易制度”,农村集体资产价值实施最大化。规定没有进入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镇、村公共资源交易,要全部进入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运行。如岿美山镇三亨村村集体两间店面的转让和敬老院土地拍卖,龙塘镇湖江村集体山场的租赁均通过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取得了良好成效,确保了公共资源交易的阳光操作。一年来共处置农村公共资源12起,其中实行公开招投标9起,在处置时签订有廉政监管和廉政施工责任书2份。三是推行“资产监管制度”,农村集体资源公开透明。建立“资产监管制度”,由“三资管理中心”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由各镇统一制定好“摸底表”、“公示表”、“登记表”,对农村集体资源全面进行登记。所有表格均采取一式两份,“三资管理中心”一份,各行政村备查一份。四是推行公开公示制,农村“三资管理”在阳光下操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县明确了31项公开目录,要求在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公示墙、网上公开和手机短信公开三种方式,对“三资”处置情况及时进行公开,有效加强了“三资”监督管理。 通过“四项制度”的推行,使村集体“三资”监管有了具体的抓手和载体,借助这一平台,解决了目前我县农村基层监督人手少,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五、全面实施派驻系统纪检组改革,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 我县从2003年起,开始探索派驻纪检监察管理_改革,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分口设置、垂直管理”的改革路子。六年来,我县始终围绕解决由谁管及怎么管两大问题进行探索。从2009年7月起,将派驻系统纪检组的财务及其干部的组织关系全部纳入县纪委机关,组长不再兼任驻在单位班子成员,其日常考核、考评及评先评优由县纪委负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垂直管理。一是分口设置,垂直管理。除公、检、法纪检监察机构保留不变外,撤销了其他20个纪检监察机构,分口设立了派驻工交、财 ……(未完,全文共4307字,当前只显示239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反腐倡廉特色经验材料) 上一篇:镇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及纠风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工作总结 下一篇:商务局食品安全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相关栏目:经验交流 学习材料 申报材料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