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鐐规涓嬭浇姝ら〉蹇嵎鏂瑰紡銆€鐑棬鏍忕洰锛�姘戜富鐢熸椿浼氬鐓ф鏌ユ潗鏂� |
标题:民政局强化救灾救济工作职能全力提高灾害救助反应能力调查报告 |
随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的建立,社会救助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化,逐渐趋于合理化、规范化和责任明确化。过去救灾救济承担的部分社会救助工作已划归出去,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我盟在实际工作当中感到还不尽完善和不够健全。救灾工作对时效性要求很高,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是衡量救灾救济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标志。就我盟而言,救灾救济工作的应急能力水平很低,救灾救济工作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救灾救济工作模式,还承担着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救灾救济工作职能,全力提高牧区救灾救济应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盟救灾救济工作的现状 ××地处××自治区中部高原寒冷地带,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全盟经常性灾害有干旱、雪灾、沙尘暴、洪涝等。其特点是干旱、风雪(白灾)灾害的发生频率高,十年九旱,危害面积广,损失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大气环境影响以及人为因素,造成天然草地退化、沙化,导致全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干旱、风雪在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多年来,全盟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对党和人民政府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救灾救济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总结救灾工作经验,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救灾救济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0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三)救灾通讯网络平台建设及救灾救济工作信息传输的手段落后。救灾工作通讯网络平台的功能是灾情发生后,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将受灾程度及时传送到上一级部门和向社会发布图文并茂的灾情信息,为上级提供决策依据和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该平台应具备以下条件:从软件方面讲,应配备必要的专业人才、各类基础性数据;硬件方面,应配备电脑、移动电话(或卫星电话)、摄像器材、数码相机、gps卫星定位仪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等设备。目前,我盟救灾救济工作通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设备落后,虽然初步建立了基础性数据库,但很不完善。现有通讯网络的水平,只能与自治区民政厅、旗县市区民政部门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传送信息,尚没有建立与苏木乡镇互通灾情信息机制和从灾害发生第一现场传送灾情信息的能力。 (四)尚未建立完善的救灾数据库。我盟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加之各种灾情频繁发生,尤其是发生严重的雪灾时,给查灾、核灾、救灾、救济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____年__月__日发生的雪尘暴为例,灾情发生后,国内外救助机构及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提供受灾情况基本数据。当时由于部分地区通讯瘫痪、交通堵塞,造成各种数据难以统计的局面;____年_月__日我盟东乌旗与西乌旗交接处发生了地震,灾情发生后,国家民政部要求每隔_小时报一次灾情情况,当时我们到达震中时灾害发生近_个小时,可是我们不知道震中的苏木、嘎查有多少户、多少人,也不知道与震中地区毗邻苏木、嘎查的情况,因此一直未能上报灾情方面的有关数据。从上述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如果当时我们建立了以苏木、嘎查为单位的基本情况数据库,我们就可以将受灾地区的基本情况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后,再做灾情损失方面的核实工作就很方便、快捷。对此,为了改变工作中出现的被动局面,从____年开始,我盟建立了以嘎查(村)为单位的基本情况数据库,其内容包括:嘎查(村)的草场面积、耕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及当年播种面积,总户数、总人口,其中贫困人口、特困人口、享受农村牧区低保人口、五保户、牲畜头数以及苏木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民政助理、嘎查(村)长联系方式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的价值在于:一是可以直接与受灾地区联系;二是只要确认某一地受灾就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出其基本情况;三是有利于掌握受灾区域内民政救济对象的基本情况,可以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地开展救灾救济工作。虽然这一数据在救灾救济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需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五)尚未建立救灾工作会商和资源共享机制。救灾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的同时,要建立健全与财政、水利、地震、气象、农牧业、公安、交通、粮食、卫生、红十字会等部门在救灾工作方面的合作制度,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救灾工作会商机制,做到救灾工作在信息、数据、物资等方面资源的共享,使救灾工作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救灾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我盟尚未建立起此项工作的共享机制。 二、今后一个时期救灾救济工作的重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深入调研和思考,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今后我盟救灾救济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救灾储备物资管理,构建救灾储备仓储网络,使救灾工作的客观要求,在紧急安排灾区生产生活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盟已在原有区级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各级救灾物资储备设施设备。积极向行署汇报,与财政部门协商,建立救灾物资储备资金投入长效机制,购置必要的、符合地方实际的救灾物资,从而提升救灾应急能力水平。 (二)加快完善救灾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充实现有数据,将农村牧区所有民政救济对象的基本情况、特困户基本情况录入微机;争取将苏木乡镇基本情况(包括主要公路、桥梁、涵洞、水库、距旗县所在地里程等)标注在行政区划地图电子版上;顺应城乡社会救济工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城镇突发性灾害的应对能力,将城镇基本情况(包括总户数、总人数、民政救济对象以及重点场所和设施),以社区为单位充实到数据库中。逐步建立盟、旗(县市区)、苏木(乡镇)三级救灾救济工作基础数据库。 (三)加强救灾通讯网络平台建设。作为掌握灾害情况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强通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全盟灾情管理信息系统,延伸到全盟苏木乡镇并投入业务化运转,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及时沟通。每遇灾害保证__小时内就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地方所采取的措施,并能 ……(未完,全文共4715字,当前只显示261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民政局强化救灾救济工作职能全力提高灾害救助反应能力调查报告) 上一篇: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做法、存在问题及几点思考 下一篇:关于提高我县婚姻登记工作窗口服务新形象的调查与思考 相关栏目:民政 统战民政 工作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 调研报告 党务讲话 政务讲话 党会报告 政府报告 述职报告 述廉报告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