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区领导下基层调研时的讲话 |
区领导下基层调研时的讲话 区、镇换届干部调整后,我和A区长带领有关同志到基层调研,主要是希望全区上下能够迅速到岗到位、进入角色、开展工作。今天来这里看望大家、了解情况,这也充分体现了高新区在全区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一号工程”一如既往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午到AA街道时,AA书记提出要融入高新区;到A镇、A镇时,AA书记、AA书记都提出要自觉接受高新区辐射。刚才,AA同志作了全面汇报。近几年,高新区围绕转变工作思路、完善设施配套、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企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步的发展定位、突破方向、工作措施也很明确。对高新区的工作,区委、区政府很满意,也很有信心。A区长就高新区发展谈了具体的意见。结合平时的一些思考,再和大家交流几点看法。 一、关于高新区的“位置与角色”。 谈高新区发展,首先要对自己有个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从而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心无旁骛地加快园区跨越发展。说到底,就是“找准位置、认清角色”。要明确三点: 1第一,地位非常重要。 一个是“政治地位”。高新区的前身——高科园从2000年5月成立之初,就是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南区北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区举力建设的“一号工程”。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AA经济区、发展AA临港产业带、建设AA新兴城市的目标任务,又确定对高新区实施重点发展带动战略,A书记专门提出了“产业和园区要规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04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二、关于高新区的“基础与条件”。 先进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成长与发展,首先需要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具体到高新区,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 一是区位环境非常优越。 从产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历史经验看,有两个规律性特征,一个是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往往先于内陆地区发展起来,再一个是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整个城市群、产业带的快速发展。比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经济带,用全国1.5%的面积、20%的人口,创造了30%的制造业产值,成为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商贸中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4%,却拥有日本60%的工厂、75%的工业产值;我国以辽东半岛、DD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去年实现生产总值占全国的近1/3。再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香港为核心、深圳香港城市联合体为中心区域、广州为关联中心城市的珠三角城市圈等,也都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大、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对照这些发达地方,高新区拥有的发展要素并不比他们少。我们有临海、临港、AA和城市中心区的资源禀赋,有地处AA经济带、AA城市群联结点以及AA临港产业带核心圈层的独特区位,有便捷的交通网络、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有利条件,还有DD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规划和政策的推动因素,完全有理由、有优势、有能力发展得更好更快一些。 二是开发框架基本成形。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园区AA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AA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由建园之初的A平方公里发展到A平方公里,形成了高新技术创业孵化中心、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四园一基地一中心”的格局,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经过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市里近期还将对高新区管理_进行调整。从初步了解的情况看,拟将AA街道整建制划入高新区管理,赋予区级管理权限,再加上区委、区政府将把AA等三镇纳入高新区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落项目的盘子,以及山海西路的全面贯通乃至“西区”一期11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高新区未来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前景不可限量。 三是综合支撑较为坚实。 近几年,高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国家发改委、上海同济大学等专家,编制完成了《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清了园区的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特别是按照“以企招商、以厂引厂、以业引业”的思路,引进培植了龙泰汽车、海帝电器等200多家企业,园区的发展动力和后劲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高新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精神状态好、综合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有这么好的基础与条件,只要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担当起“发展特色园区、建设工业新城、带动中部崛起”的重任。 三、关于高新区的“突破与发展”。 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要有龙头,龙头强则发展快、活力大、后劲足。高新区就是DD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这里工业基础好,这几年大家工作做得不错,进步也很快,已经成为全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有两点需要同志们引起高度重视: 1一方面,与形势任务相比压力很大。 当前,和全市一样,沿海欠发达、经济文化后发展仍然是DD最大的区情。彻底改变这种“发展不足”的现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抓“工业强区”。实事求是地讲,尽管这几年全区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幅,今年还有望突破23亿元,但我们的直接财政收入有40%左右来自房地产业。在当前国家持续加大房地产行业调控打压力度的形势下,如果不抓紧做大做强工业,财政就失去了支撑,DD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说,工业是DD最需要加长的“短板”,也是未来实现富 ……(未完,全文共5657字,当前只显示272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区领导下基层调研时的讲话) 上一篇:在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一篇:试论服务营销观念与市场营销观念的区别 相关栏目:人事 干部 乡镇社区 七一党建专题 调研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