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劳动就业形势分析展望

  
  劳动就业形势分析展望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得到改善。但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就业压力增大,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难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2006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形势总体分析
  (一)1—9月劳动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31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更多相关文章:劳动就业形势分析展望
  2010年在市委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县长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县劳动就业局2010年上半年就业创业情况汇报
  在1—7月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区建筑业企业现状和发展形势分析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
  在全省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劳动就业局书记述职报告
  劳动就业局局长述职报告
  十一五劳动就业总结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调度会上的讲话
  2010年市劳动就业局局长述职报告
  2010年市劳动就业局书记述职报告
几年,郴州经济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速度发展,为实现全社会从业人员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5年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达274.36万人。与2004年相比新增7万人,增长2.62%,其中:城镇单位(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实现就业约28.04万人,同比减少4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约26.54万人,同比增长21.41%。农村从业人员约219.78万人,同比增长2.75%。
  2、个体、私营经济活力增强,就业人员增长迅速。1—9月,全市完成新增就业人员4.57万人,其中:个体、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员1.82万人。2005年全市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约26.54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8.69%.每年新增就业人员2万多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城镇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3、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是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员最具潜力的行业,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第二、三产业中的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8:21.6:30.4,与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了0.7个百分点。
  4、就业方式、就业观念进一步转变,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现了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人们的就业观念也随之有了新的改变,社会就业呈现多层次、多形式格局。一是通过开展灵活的家政服 ……(未完,全文共3418字,当前只显示82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劳动就业形势分析展望

上一篇:市水利局二00七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篇:2007年上半年劳务输出工作主要做法

相关栏目:法院 就业 劳动保障 五一和五四节日专题 剖析整改 综合论文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