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工会自主创新工作探讨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工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理所当然地肩负着推动企业、推动社会发展的职责与历史使命。工会与自主创新的开展 《中国工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_的重要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这就全面概括了我国工会的性质:政治性、阶级性、群众性。 这里所说的政治性,就是要求工会的每个成员都要具有自觉的_政治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47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一)塑造工人队伍的自主创新精神 我国的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而工人阶级每一成员又都在各个具体的企事业单位里劳动和工作着。他们的阶级整体行为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的_。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相应的或积极或消极的行为。因此塑造工人队伍的自主创新精神对于激发他们进行自主创新的斗志和决心,投身于自主创新的实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工会塑造工人队伍的自主创新精神,关键是教育广大职工观念要改变,思维要创新。事实上,只要是创新,必然就会是自主的。于“创新”之前再强调“自主”,显然有特别的深意。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缺乏市场经济的原生要素,缺少创新意识、能力与机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及市场经济建立初期,提倡创新意识、部署创新战略,强调主体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格外重要。比如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在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指导思想下,共进行了120多项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其中90多项为自主开发,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1995年到2004年,济钢吨钢能耗下降四成以上,节约标准煤1300万吨,仅此一项,价值90亿元以上。 (二)培养工人队伍的自主创新素质 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对于国家的科学发展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意义。工会在培养职工自主创新素质方面大有可为。 对于工人这一职业,很多人在观念上落伍了。在电子设备大规模应用于制造业、工业数控大行其道的今天,需要的早不是“卖苦力”,而是“知识型蓝领”。据了解,发达国家制造业中,技师、高级工、中初级工比例为35:50:15,高素质工人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目前却正好相反,中初级工比例很多地方竟超九成。为此,工会应通过开展职工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工会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政府部门支持,企业工会要联合职工教育培训部门,大力组织职工培训、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围绕主要、关键职业(工种),干学结合、学练结合、练比结合,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为职工搭建广阔的技能提升平台。 (三)开展灵活多样 ……(未完,全文共2048字,当前只显示123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工会自主创新工作探讨) 上一篇:侵犯劳动者权益新动向问题探讨 下一篇:司法鉴定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相关栏目:工会 群众团体 工委 工作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 五一和五四节日专题 综合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