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鐐规涓嬭浇姝ら〉蹇嵎鏂瑰紡銆€鐑棬鏍忕洰锛�姘戜富鐢熸椿浼氬鐓ф鏌ユ潗鏂� |
标题: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
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摘 要:通过对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潜力的分析,提出了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并提出了加强马铃薯产业基础建设投入、加大马铃薯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设施、机械化生产的扶持力度,扩大对马铃薯农业政策性保险规模,出台扶持马铃薯深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增列专项技术推广经费等建议。推动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马铃薯粮菜饲兼用,深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我市发展马铃薯产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自2010年以来,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3-15万亩之间,一般亩产鲜薯2500-3000公斤,亩产值3000-4000元,高者可达7000元以上,总产值5亿元以上,也是第一大经济作物。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名符其实的“富民产业”。 1 我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优势 1.1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市大沽河、胶莱河、墨水河和胶河沿岸零星种植,总面积不过2万多亩,所用品种主要是克新2号、3号、4号等晚熟品种,虽其抗病性(主指晚疫病,下同)较好,但种薯质量差、生育期长、栽培技术落后,产量较低,比较效益差,所种植的马铃薯主要用作大白菜的换茬作物,种植技术也比较落后,产量低而不稳,远未形成规模效益;八十年代末,随着马铃薯脱毒种薯“弗乌瑞它”(依来源和脱毒机构所在地不同,分别称荷兰7号、荷兰15、鲁引1号和津引8号等)的引种成功,其熟性早、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的优点很快为主产区农民群众所接受,它首先在大沽河和墨水河流域得到推广利用,种植效益日渐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24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其四是技术优势。我市马铃薯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总结、研发了一系列成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脱毒良种应用、地膜及多膜覆盖、催芽播种、起垄栽培、膜下滴灌、垄上覆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技术已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我市马铃薯生产的科技含量。 其五是市场优势。近年来,我市马铃薯各主产区在政策、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下,依靠各自的地理和信息优势,建设了若干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专业交易市场,中介组织更像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极大地方便了商品薯的交易、流通。特别是贮藏、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si砹迨聿档恼逍б妗? 2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在种植技术方面。 2.1.1是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在影响马铃薯产量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马铃薯生产是否使用了脱毒种薯及种薯脱毒效果的好坏。一般地,好的脱毒种薯可以比自留种的商品薯产量提高50%左右,而现实生产中,由于种薯购销渠道混乱,农民群众从外观难以辨别种薯质量,致使每年都有相当面积的马铃薯因脱毒效果差、种薯带菌等原因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2.1.2是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虽然经过农业部门的辛勤努力,多项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日臻完善,经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与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面上普及还显推广乏力和缓慢。这与我市目前尚无专门的马铃薯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机构有直接关系,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在马铃薯生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1.2是品种布局不合理。目前,鲜食品种“弗乌瑞它”占我市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85%强,加工专用型品种“大西洋”只有不到15%,存在较大市场风险。特别是品种过于单一,一旦某种病害的致病生理小种流行,整个马铃薯产业将面临极大风险,这在19世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欧洲已有过沉痛的教训。 2.2在生产条件方面。 2.2.1在生产过程投入相对不足。相对小麦、玉米等作物,马铃薯种植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在现实生产中,一方面是农民投入不足,这在马铃薯新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脱毒种薯投入少(即使我市马铃薯老产区种植秋薯也极少使用脱毒种薯),应用脱毒种薯与自留种相比,农民每亩地增加成本200元以上;二是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劳动力投入不足;三是对有机肥重视不够,生产中有机肥料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土壤板结;四是化肥投入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施用不足或施用方法不当的问题,马铃薯营养失衡,既影响了商品薯的产量和质量,又造成了浪费和污染。另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我市是我省马铃薯优势产区,马铃薯又是我市“第一大经济作物”,但多年来,只是青岛蔬菜示范区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重点地扶持胶西、胶莱和里岔等镇的几个村搞硬件(水、电、路等)建设,其它方面的投入寥寥无几,这与我市在全省马铃薯生产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极不相衬。不仅如此,国家投入不足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针对马铃薯的补贴少。我市马铃薯一直未被国家列入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范围,也未列入青岛市财政补贴范围;二是对现代化种植技术集成推广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集成推广经费紧缺、农技推广人员流失严重、技术推广手段陈旧落后、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第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和农业保险服务滞后。农民和中介组织贷款数量少、成本高、办理难,针对马铃薯产业政策性保险的涵盖面小。 2.2.2农田基本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不强。我市马铃薯产区多数地块水利设施陈旧,旱浇涝排得不到充分保障,抗灾能力弱;大半农田水浇条件差,一直是影响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这在四河流域外表现得尤为严重。 2.2.3土地分散,专业化生产水平低。我市马铃薯规模种植极少,大多还停留在一家一户的生产上,规模小,效益低,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和土地集约化经营以及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现有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发挥得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2.3在贮藏、加工方面。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市马铃薯设施贮藏能力已达到20万吨的规模,在全国马铃薯主产区已达领先水平,但在加工方面却是短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只能搞一些简单的分级、包装,二是我市所种马铃薯主要是鲜食品种,不适合深加工,仅有的一点加工品种“大西洋”又全是订单种植,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市马铃薯产业链条的延伸,影响?si砹迨聿档恼逍б妗?br>3 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3.1单产潜力。据统计分析,我市马铃薯单产水平多在1000-4000(商品率一般90%左右)公斤之间,四河流域的马铃薯主产区基本处在2500-3500公斤水平,单产1000-2000公斤水平的多为分散种植的旱地,4000公斤左右水平的已属凤毛麟角。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如果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通过高产栽培,主产区商品薯尚有500公斤/亩的增产潜力,旱地潜力更大,应该在1000公斤/亩以上。 3.2面积潜力。我市肥沃的河流冲积平原的沙壤土最适合种植马铃薯,除此之外,其它绝大部分土壤类型如沙姜黑土、棕壤等种植马铃薯也有较高的产量,只是土壤适耕性和水利条件及所产商品薯外观品质略差一点而已。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境内的洋河流域马铃薯种植分散,不成规模,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区域。统计算来,全市80多万亩耕地,至少有50万亩适种马铃薯。如果各项措施到位,“十三五”期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20万亩,远景规划达到25万亩是完全可行的。 3.3加工潜力。目前,我市马铃薯加工业还主要局限在简单的分级和包装方面,唯有青岛顺昌食品有限公司的年加工能力3000吨的薯块速冻加工项目勉强算是我市的马铃薯加工项目了,虽效益很好,原料薯(主要用内蒙的克新18和小部分当地的弗乌瑞它品种)每吨1000多元人民币,加工成品出口日本1000多美元/吨,但实际开工 ……(未完,全文共8062字,当前只显示323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胶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上一篇: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林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安排意见 相关栏目:科技 党务讲话 科学发展 工商 调研报告 文教论文 综合论文 |
| |||
杩斿洖棣栭〉 | 璁句负棣栭〉 | 鍔犲叆鏀惰棌 | 鑱旂郴绔欓暱 | 棣栭〉鐧婚檰 | 浼氬憳娉ㄥ唽 | 娆㈣繋鎶曠ǹ | 浠e啓鏂囩珷 | 鏈珯甯姪 | 姹囨鏂规硶 |
涓崕浜烘皯鍏卞拰鍥戒俊鎭骇涓氶儴ICP澶囨搴忓彿锛�閯侷CP澶�18027574鍙�-2 Copyright © 2002-2025 蹇枃缃� 璇疯浣忔湰绔欏煙鍚�fanwy.cn 鏈珯浼氬憳瀹㈡湇锛氳儭鑰佸笀 浼氬憳瀹㈡湇寰俊鍙凤細fanwycn 銆栦唬鍐欎笓鐢ㄥ井淇″彿锛歐912986銆€浠e啓涓撶敤QQ锛�524523809銆€浠e啓涓撶敤閭锛歾youxian@126.com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