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标题:**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
**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要求,现就**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做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及《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以打造全国现代化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为目标,稳步扩大基地规模,精心打造质量精品,着力提升产业效益,玉米制种产业呈现出“基地做优、企业做强、品牌做亮、产业做精”的良好发展态势,制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制种企业稳定在24家,玉米种子产量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13%。全力建成张掖国家级玉米种子产业园,入驻园区企业达到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10个、种子加工生产线和果穗烘干线各18条,年种子加工能力达25万吨以上。通过政策引、园区带、贷款帮、技术扶,形成了稳固的“园区+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富民产业链,玉米制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70%。2015年,全县玉米制种面积达26.52万亩,79%的村社农户参与制种,预计可产玉米种子1.33亿公斤,总收入可达6.6亿元,亩均收入较2014年增加200元,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我县名副其实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统筹规划,创新机制,全面加大基地建设力度 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根本,以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玉米制种示范基地为目标,抢抓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机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_机制,注重示范引领,进一步优化玉米种子生产区域布局,采取政府引导、效益对比、市场推动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制种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125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2.全面落实合同备案制度。认真督促制种企业改进种子生产服务态度,创新基地管理模式,推行合同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依法制种。明确要求各制种村(基地)签订种子生产合同必须使用省种子管理部门统一制作的合同文本,种子生产合同只允许制种基地所在村委会或村玉米制种协会与取得准入资格的种子生产企业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公开合同内容,与农民群众充分协商、选择企业,依法签订合同,并经所在镇政府鉴证后,报县种子管理部门备案。2012年至目前,全县种子生产合同备案率均达到100%。 3.深入推进企业优化整合。综合利用市场、行政、法律手段对现有种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强政策引导,结合当前种子产业发展形势,鼓励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淘汰小型企业,清理清退一批资金实力弱、市场竞争能力弱、诚信意识不强的代繁代制种子企业,对注册的玉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实行严格的审核,合理规划和控制种子企业数量,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着力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鼓励引导工作,2012年以来,全县整合种子企业2家。 (四)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全面提升支撑保障水平 抢抓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项目机遇,加大投入,充分挖掘生产基地增产潜力。对流转土地建设“四化”基地的乡镇予以重奖、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逐步将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为实现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积极争取国家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全国玉米制种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其中争取资金1.58亿元,玉米制种大县财政奖励政策资金4500万元。目前,国家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并下达2015年建设资金3486万元,正在委托张掖甘兰设计院开展项目初设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修订完善标准化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措施,并建立企业自检、县级普检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全面开展培训工作,全县90%以上的劳动力熟练掌握了玉米制种生产管理技术,确保了基地建设更加规范,产值效益逐年提升。 (五)市场引导,宏观调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积极探索健全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玉米制种订单合同规范化管理,逐步取消玉米制种预约合同亩保效益,推行亩均产值与效益挂钩的方式,建立了企业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关系,促进玉米种子生产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机制更加完善。同时,综合应运市场引导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玉米制种产业效益稳步增长机制,有效缓冲种子市场波动带来的制种产业效益影响。2012年以来,全县玉米制种亩均效益保持在2500元左右。积极督促种子企业严格履行种子生产合同,通过回笼资金、银行贷款、商业拆借等方式,全力按合同约定期限兑付农户种款。2012以来,经县、镇两级依法准入、持《准入通知书》落实玉米制种基地的24家种子企业无拖欠种款情况发生。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有效推动种子电子交易 依托北京士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阿哥汇智慧农业O2O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业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涵盖农作物种子智能化筛选、名优新特农产品、农资销售、专家在线指导、农产品预约销售保值等农业一体化综合服务。引导本县乃至张掖市种子企业玉米品种上线交易,实施玉米种子线上、线下交易与电子结算,减少流通环节,使种植户以方便的渠道、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种子。自2014年以来,累计有7家种子企业的16个主打杂交玉米品种在玉米种子电子商务平台上线交易,销售额达1.5亿元。同时,以种子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为依托,结合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项目建设和玉米制种大县财政奖励政策落实,健全完善种子检验检测体系,整合资金建设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全县玉米制种产业提供统一、可靠、有效的企业委托检验、政府监督检验和市场抽检服务。同时也为种子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的品种提供独立的质检报告和交易记录,保证玉米种子交易平台每一笔成交要素所对应的商品均能实现原产地可追溯、责任人可追溯、种子流向可追溯。目前,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具备种子水份、芽率、纯度、净度、品种真实性、转基因检测能力,农业部及省农牧厅组织的能力测试和现场考核已通过。深入推进“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和种子追溯信息系统建设,在临种子企业生产的玉米种子,全部使用有“张掖玉米种子”标志的包装进行外运销售,小包装种子全部推行种子质量追溯条码管理制度,凡从**生产外运的不再分装的玉米种子,其小包装显要位置必须印刷有查询种子真假、生产信息的条形二维码,有效推进了种子信息化管理进程。 (七)严格执法,狠抓整治,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 成立县玉米种子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和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农业、公安、工商质监、纪委监察、检察院等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县关于严厉打击涉种违法行为实施方案》,深入持久的开展涉种违法行为打击专项行动和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重点查处无证生产、租借许可证生产、超范围生产、抢购套购种子和扰乱种子市场的行为,对一些范围广、危害重、情节严重的种子案件,综合运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依法进行处理,进一步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维护了公平竞争的种业市场秩序。完善案件举报登记、立案查处、会商研究、处理通报等制度,实行案件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和群众及时举报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案件线索。2012年以来,共查处涉种违法案件33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22起,由农业部门行政处罚的11 ……(未完,全文共6749字,当前只显示324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上一篇: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及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下一篇:**县现代农业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相关栏目:粮食 科技 党务讲话 科学发展 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个人总结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