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此下载此页快捷方式 热门栏目: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
标题:《20几岁一定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 |
《20几岁一定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 20几岁一定要懂点经济学,回想一下,我们懂经济学吗?你可能会说在高中、大学时代学过经济学,那就是《政治经济学》,但在这个经济时代,一天到晚在我们身边出现的经济学名词、从经济学家口中蹦出来的各种术语和概念,让我们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搞经济学的,平时都有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能够拿出来学习经济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暇去拜读厚重的经济学经典。而本书是通过列举百余个亲切生动的案例,把经济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古往今来的有趣故事中,是我们了解经济学的一本通俗读物。 有专家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善于经商的民族,当一个犹太人参观一家企业的时候,他一边听解说员讲解,大脑同时会像计算机一样高速运转,参观结束的时候,不仅这家企业经营的数据被他计算出来了,并 ……(快文网http://www.fanwy.cn省略58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加会员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 本书看似是给年轻人读的,其实不然,就社会科学而言,它不像自然科学,必须按部就班,先学基础性的。社会科学则不然,学起来没有什么先后之分,阅历的不同,理解的程度也不同,如小学生读《论语》、背古诗,未见得他一点儿也不懂,但跟有阅历的人比较,懂的程度肯定有很大的差别,同样地,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学经济学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不少人以为学经济学可以帮助你赚更多的钱,其实不然。经济学家常常喜欢说这么一句话:学习经济学并不能保证你不站到领取救济金的队伍里,但至少可以让你懂得为什么失业。只要看一下世界巨富的名单,有几个是学了经济学而致富的?恐怕极少极少。或者,经济学家中有几个发了财的?也是极少极少。可见学经济学和个人赚钱基本上没有关系。一个人只要有普通的智力,懂得市场和价格,按照正常的方式做生意,就能赚钱。如果他有创造力,运气好,就可能赚更多的钱。这和学不学经济学无关。学习只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思维,一个经济现象可以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去分析。不同的视角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就拿离咱老百姓生活最近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储蓄来说,有观点说储蓄可以给人以保障、给人以安全感,是老百姓为了应付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生活压力而要为之的事,以备不时之需。而又有观点认为,储蓄是老实人的笨方法,能惦记着把钱往银行里放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太过有钱的人,钱多得怎么得瑟都得瑟不清,没辙了才把实在“多余”的票子搁在了银行;还有一种就是太过没钱的人,这部分人人数虽多,但钱却很少,为了保险不得已才把钱都存进银行,把钱放银行就意味着你的生活较为拮据,而且是属于那种比较“没路子”的人。经济学家认为 “储蓄率”过高,不是一件好事儿了,因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过高,首先意味着大家手里的钱还是不宽裕,因此没有过多的票子用在“消费”上。而只要大家不敢消费,就无法结结实实地提升生活质素,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令国家的经济始终不能靠“内需”来拉动,从而很难做到“可持续”。这个观点会让人觉得把钱“放银行”是件挺没面子的事儿,甚至于有可能让人瞧不起,但是,如今这年头,住房、看病、上学、养老……所有这些事儿都成了“心头永远的痛”。用自己干瘪的钱包里那几张有限的票子应付这些事儿已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还敢放展了“消费”、“造钱”呢? “消费”神马的,就只能是“浮云”了。这种观点可能会令我们极为愤慨,甚至还会骂道:除了脑子进水的变态狂,世界上有几个人不喜欢花钱,不喜欢消费,不喜欢享受生活?!问题是我们得消费得起、享受得起!这就好像我们经常看到有关营养书中介绍苹果的吃法一样,先前看到说苹果要削皮吃,等你削皮吃的时候,又看到不应削皮吃,使你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是从的道理一样,那么该如何去判断,知识是保障 ……(未完,全文共2535字,当前只显示152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20几岁一定要懂点经济学》读后感) 上一篇:党员评议会发言材料 下一篇:征文稿:文明,就在身边 相关栏目:教师 党务讲话 读后感 |
| |||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代写文章 | 本站帮助 | 汇款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序号:鄂ICP备18027574号-2 Copyright © 2002-2025 快文网 请记住本站域名fanwy.cn 本站会员客服:胡老师 会员客服微信号:fanwycn 〖代写专用微信号:W912986 代写专用QQ:524523809 代写专用邮箱:zyouxian@126.com〗 |
![]() ![]() ![]() ![]() ![]() |